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播出莘莘学子迈出象牙塔、参加工作而获得第一桶金时欣喜若狂的情形。这也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,我的第一桶金是什么时候挖掘到的呢?
记得高考结束后的那一个暑假,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商品推销生涯。凑巧,那天我独自一人到镇上购买日用品。走进一家日用品店,拎起一袋纸巾,我就开始跟老板娘讨价还价起来。
记得那天天气不错,可能是天气的原因,心情也敞亮,跟老板娘讨价还价的过程中还秀了一下嘴皮子(不过具体是啥已经记不清楚了)。兴许就是这一卖弄,老板娘也开始夸起我来,夸我能说会道,适合做生意。这一夸不要紧,还攀起了交清,问我是哪人,认不认识谁谁谁。
我说:“认识呀,就在我们家隔壁呢!”
老板娘就兴奋地说:“哎呀,原来是表妹呀。”打那时候起,我就多出了一个“表嫂”。也因为有了这层“关系”,从那年的暑假开始,每逢大学寒暑假我都自发地去到表嫂的店里帮忙。你可别小看这卖日用品的工作,其中的学问还多着呢,包括怎样备货、摆货、卖货,如何向消费者推销商品等等。比如,卖商品不一定要卖贵的,而是要尽量推销利润空间大的;在摆货时,也得像我们使用饲料原料一样,遵循“先进先出”的原则,要是产品到期,那可就损失惨重了;在备货时,也得抓住“机会采购”,也就是说每逢有产品促销人员到店里来促销商品时,如果此次促销的商品进价比往常的进价要低,要把握好机会多采购存货,特别是春节临近销量大的时候。其实以上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谨记:和气生财,笑脸迎人。每每我到店铺里,总能看见表嫂笑脸相迎形形色色的客人,她说:“爱笑的人运气总是不差的。”
虽然当时的我的酬劳每天才只有25元,但几个月的时间加起来,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。更重要的是,在帮忙的过程中,我也学到了很多销售的知识,他们成为了我以后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财富。
这是我的第一桶金吗?其实,要认真追溯,时间似乎比这个更早。
记得小学六年级毕业的那个暑假,跟同学逛街时看到书画班培训招生的海报,在家闲来无事,因此,我就报名参加了书画班培训。写售春联的故事正是源于这个培训班。
在书画班里,我们结识一群热爱书法的朋友,其中,有个比我们小两岁的小弟弟,他的字写得笔酣墨饱、笔力遒劲,让人完全看不出那手字出自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之手,令我羡慕不已,这也激发了我写毛笔字的热情。
桂林2000年的春节还是下雪的,那年的寒假特别的冷。依稀记得那天的天空飘着雪花,即便如此,也没能打消美秀、剑芳和我一起去写售春联的决心。那时候,我们三个人早早地起床,在家人的帮助下,用板车将桌子、凳子等一干物品运到镇上,摆弄好桌子,燃起炭火,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为期三天的写售春联活动。由于天气特别冷,手拿起笔来直哆嗦,本来写字就只能算凑合的我们,这会字写得就更没法见人了,再加上我们写的字多半是楷书,只有小弟弟能写行书,因此这写春联的活全落在了小弟弟的身上,我们三个大姐姐只能干干裁纸、挂春联、烤干墨迹、收钱、包装等打下手的活儿了。
小弟弟的字写得不赖,观望的人群中不时有发出赞许的声音:这小子年纪轻就写得一手漂亮的字,不错!虽然字写得不错,卖得也比别人便宜,但是第一天的业绩平平,连成本都没收回。这让我们的积极性倍受打击。
但做事岂能半途而废?第二天,爸爸妈妈也加入了我们的阵营,不时地帮我们招揽客源。有了爸妈的帮助,客源也慢慢地多了起来,我们开始忙得不亦乐乎。这一天,我们终于把成本挣了回来,第三天就等着挣钱喽。由于第三天是大年三十,爸妈得开始准备年夜饭,我们又开始了孤军奋战。有了第二天的群众基础,第三天的春联卖得比较顺利,合计一下,还小赚了一笔。
那时,我们还互赠明信片,约定来年再聚,要把这份友谊永久珍藏。
当初写售春联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赚取那薄薄的利润,更多的是想将自己学到的本领展现出来,希望能赢得大家的认可。通过写售春联,我们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艺,也学到了坚持,收获了友谊。
仔细想想,这份微薄的利润和那无价的友谊,应该算是我人生收获的第一桶金吧。
|